13685483555
2015年汽車行業面臨的最大挑戰莫過于適應經濟發展的新常態,在新常態下尋找可持續發展的新路徑,然而如何適應,又如何實現突破,已然成 為業界待解的一大關鍵問題,在這樣的背景下各車企及零部件企業紛紛采取各種舉措,意欲在新常態下尋求一條最有利的發展路線。但于零部件企業來說似乎與整車 企業面臨的形勢又有著很大的區別,那么在這個被譽為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的歷史大背景下,零部件企業面臨著怎樣的機遇又會遇到什么樣的挑戰呢?針對 此問題記者在剛剛召開的2015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泰達)國際論壇上采訪了霍尼韋爾汽車零部件服務(上海)有限公司中國區副總裁兼總經理金晨海先生。
正視新常態質量比數字更重要
談到新常態,金總表示,新常態是正常的。雖然2010年中國汽車產業經歷了一個高速增長的階段,但任何事情都不可能永遠處在至高點,如今,汽車產業由 爆發期走向了平穩期,進入了低速增長與中高速增長的中間環節,在這樣的形勢下,業界更重要的是關心質量而不是數字。要看到去年中國汽車的總量已經達到了 2300萬輛左右,這個總量已經遠遠高于美國,歐盟和其他地區,中國已經是第一大的汽車市場。中國目前的汽車保有量每年都以超過1500萬的速度在增加, 這堪稱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數字,尤其是我們看到現在中國的人均汽車保有量以及人均的GDP正處于一個進一步發展的過程中,所以從全球市場來講,我們對中國這 個汽車市場中長期的發展非常有信心。
當然,與過去相比中國現在面臨著更高的環保壓力,需要更好的環境,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我們更應把追求放在產品質量上,制造出更多更低油耗更好動力的環保車型,為進一步改善空氣污染程度承擔起企業應有的責任。
任何事情的發展都有他的兩面性,霍尼韋爾在承擔責任的同時,也相應的抓住了這個機遇。在環保壓力的推動下,我們預測從今年開始,整個乘用車汽油機的增 壓比只有22%,到2020年會大幅提升到44%。這樣的變化讓市場對渦輪增壓的需求進一步加大,這對于霍尼韋爾來說算得上是莫大的驚喜。
環保壓力下零部件企業迎來更大機遇
說到未來國內制定的油耗目標實現問題,金總表示,主要從三個方面來考慮,第一,要從常規的燃油技術使用如渦輪增壓技術等方面進一步優化整個傳動系統, 減少車輪摩擦,來優化油耗。第二,現在擁有了新能源和混合動力的技術,還包括乘用車柴油化,柴油發動機的運用等技術,這些都可以幫助大大地降低油耗。目前 在歐洲,每兩臺乘用車種就有一臺是柴油發動機。中國還遠遠低于這個水平,在利用加大柴油機使用率來實現油耗標準方面有著很大的優勢。所以今年提出的《中國 制造2025》中開始鼓勵乘用車的柴油化。所以
如果能夠進一步的優化柴油機和汽油機在乘用車上的使用比例,油耗目標的達成就很有希望。
此外,行業里已經大范圍使用的啟停、增壓、直噴等技術的更新換代,混合動力技術的推廣都可以進一步降低油耗。
終上所述。新競爭形勢下聚焦和創新是關鍵